霉菌毒 素是某些真 菌產生的有害次級代謝產物,會影響廣泛的農作物和食品。迄今為止,已發現并鑒定了數百種此類有毒化合物——盡管它們的毒性作用差異很大。 大約有十幾種不同的霉菌毒 素與嚴重的長期健康影響有關,它們由于作物或原料污染而通過食物鏈傳播。包括液相色譜在內的各種分析技術已被證明有助于表征這些有害霉菌毒 素并確定它們在食品中的存在和濃度。 概述有害霉菌毒 素 黃曲霉毒 素、鏈格孢毒 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是三種霉菌毒 素,引起了全球科學和監管界的極大興趣。這主要是由于它們對人類和牲畜的嚴重不 良健康影響;在暴露于癌癥和免 疫缺陷等長期疾 病后不久發生急性中毒。 除了這些健康問題外,霉菌毒 素還代表著重大的農業經濟挑戰。產生霉菌毒 素的霉菌幾乎可以在收獲前后的任何時間在食品上生長。影響霉菌生長和隨后的毒 素發展的因素包括外在方面,如生長氣候和儲存條件。然而,復雜的內在因素也有助于霉菌生長,包括真 菌菌株特異性、菌株變異和產毒特性1的不穩定性。 從食品和農作物中提取和分析霉菌毒 素的Z佳方法是通過高效液相色譜 (HPLC) 和熒光檢測進行固相萃取 (SPE)。 用液相色譜法檢測霉菌毒 素 帶有熒光檢測的液相色譜被診斷用于分析真 菌代謝物如黃曲霉毒 素。這些常見的霉菌毒 素主要由曲霉屬真 菌產生,但表現出極強的彈性,即使在霉菌被消除后也會污染食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已針對各種用途的谷物和谷物中的黃曲霉毒 素水平制定了一系列行動水平,人類食用的**濃度水平為 0.5 – 20 微克/千克 (μg/kg)。 使用熒光液相色譜分析黃曲霉毒 素的潛在挑戰是四種不同的黃曲霉毒 素 B1、B2、G1 和 G2 的復雜光化學行為。這使得通過液相色譜法對黃曲霉毒 素和其他相關霉菌毒 素進行高通量分析非常困難。 通過液相色譜法測定鏈格孢毒 素也存在類似的挑戰。這些是由一種廣泛存在的真 菌物種產生的有害化合物,稱為鏈格孢菌,主要生長在谷物和種子上。它存在于小麥、水稻甚至煙 草等多種作物上。這組霉菌毒 素表現出急性和慢性健康影響。Tenuazonic acid (TeA) 是一種特征明確的鏈格孢霉菌毒 素,已知可阻斷負責抗 菌、抗腫瘤和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質的合成。然而,與黃曲霉毒 素不同的是,目前尚無食品和原料中鏈格孢濃度的監管標準。 霉菌毒 素分析的獨特復雜性凸顯了在使用液相色譜和熒光檢測時需要不同的 SPE 方法。例如,UVE 光化學反應器用于補償黃曲霉毒 素 B1 和 G1 的低固有熒光。樣品從液相色譜柱洗脫后被轉移到光化學反應器中,在該反應器中,峰值波長約為 254 納米 (nm) 的紫外光將黃曲霉毒 素 B1 和 G1 衍生化,使其發生光誘導羥基化。隨后可以比較容易地基于熒光對其進行分析。 在紫外線的幫助下,也可以解開鏈格孢毒 素的復雜分類。紫外檢測與等度液相色譜系統中的熒光檢測相結合,可以在有限的樣品體積和復雜的基質中表征多種霉菌毒 素。
聯系電話:400-883-9117 傳真號碼:020-81169199 公司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112號珠江國際大廈2203 Email:service@lubex.com.cn 郵編:510160 公司網址:www.cdlzll.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476號